陷阱一:虚报价格
汽修公司有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,就是利用汽车零配件规格、品种、生产厂家较多、价格悬殊巨大这一特点,从中乱收费。
目前,市场上每款汽车都由很多零配件组成。汽车厂家不可能每样都生产,因此,会有大量的配套厂家为其生产,零配件生产厂家不同,质量也就不同,价格往往相差数倍。一些汽修公司为了多赚钱,将零配件以次充好,乱收费也就不奇怪了。长沙商务车出租
门先生告诉记者,有些汽修公司大量购进低价的零配件,这些零配件的制作成本很低,但是汽修公司在为消费者维修车辆时,却按市场上的正价收钱。消费者分辨不出零配件的好坏,结果落入了汽修公司的“陷阱”之中。
陷阱二:夸大故障
据门先生介绍,汽车上的零部件,除了部分一次成型的不能修复以外,其他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可以修复使用的。但汽修人员常常劝说车主考虑拆除某个零件,还对车主说,这个零件不能用了,必须更换,因此车主往往要花几倍的冤枉钱。比如车辆的大灯灯罩破损了,换个小配件——灯罩就可以了,可是维修人员会建议车主拆除大灯,重新安装新的整套车灯。
车上更换下来的零部件,汽修公司维修人员往往当着车主的面扔在废材料堆里。可是,等到车主离开公司,维修人员又马上捡回来,经过再次修复、喷漆之后,又可以卖给别的客户。像电瓶、轮胎等部件翻新出售,已成为维修公司的又一个财源。
此外,有的车辆发生的故障明明是小毛病,一些汽修公司故意夸大故障。维修人员在经过一番诊断后,会告诉车主需要更换总成,或者汽车需要大修。他们有时还吓唬车主,不换就影响安全,看你是愿意花钱,还是愿意冒险。车主为了保证行车安全,就会同意维修人员进行大修。这样车主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,却钻进了汽修公司的“陷阱”。
陷阱三:偷换零件
现在,一些车主为了节省维修费用,往往自己购买了零配件,再拿到汽修公司进行维修或者更换。车主认为只花了维修工时费,节省了不少开支。可是,道高一尺、魔高一丈,对于这样的车主,汽修公司维修人员还是有办法对付的。
比如清理发动机,本来只需要一瓶清洁剂就完全够用了,维修人员张口就要两瓶。对于胶垫、螺丝等小零件,维修人员经常要求车主多买一些,用不完的小零件,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汽修公司所有。
门先生还对记者说,个别汽修公司的维修人员在修理车辆过程中,趁着车主不注意,就会偷偷掉换车主自带的零配件,他们用八成新的零配件替换车主买的全新部件。车主以为自己少掏了修理费,实际上损失了全新的部件。
维权支招
招数一:搜集证据
当消费者在修车过程中遭遇“陷阱”,该如何维权呢?记者就此采访了丰台法院李志峰法官。李法官告诉记者,车主把自己的爱车送进汽修公司维修时,事先要注意保留关键证据,以免双方在修车后发生纠纷难以解决。
车主保留证据有很多方法。车主驾车出行发生交通事故,可以用相机或手机拍摄事故现场照片。车主若随身携带了摄像机,还可以使用摄像机拍摄视频图像。这些照片、视频图像记录了车辆发生事故的受损程度,是车主维权的关键证据。
车主发现爱车出现小毛病,比如车胎被扎了、车灯不亮了、灯罩破损了……也可以拍摄照片、拍摄视频图像,记录需要维修的零部件的受损情况。车主与维修人员商谈修车方案、修车价格、修车时间等细节时,可以进行录音。录音也能成为打官司的证据。
招数二:保留旧件
车主到汽修公司维修车辆,买的是修车的服务。维修人员在修车过程中,从车上换下来的旧零部件,便会扔在一边。大多数车主都不会再理会这些旧零部件了。车主驾车离开汽修公司后,维修人员往往会自行处理旧零部件,有的旧零部件变成了汽修公司赚钱的工具。
李法官建议说,车主在修车前要主动向维修人员说明,自己需要保留换下来的旧零部件,这样车主可以用旧零部件与维修人员换上的新零部件进行对比,以防维修人员以次充好。
招数三:申请鉴定
一旦车主发现爱车遭遇“过度维修”,或者碰到其他修车“陷阱”,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,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。李法官介绍说,在此类案件审理中,车主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,对维修过的车辆进行鉴定。法院会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,做出专业的鉴定结论。长沙商务车出租
车主与汽修公司争议的焦点主要围绕在,汽修公司对车辆的修理是不是合理的,维修人员收取的修车费是不是适当的。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能够对这些焦点问题进行鉴定,不过车主还要提供相关证据,比如事故现场照片、修车时换下来的旧零部件等。
鉴定机构是中立的第三方,它的鉴定结论对双方当事人都是公平的。办案法官会参考鉴定机构做出的鉴定报告办理案件。如果鉴定报告认定汽修公司确定存在“过度维修”,那么法官也会依法判决消费者胜诉。长沙商务车出租